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建构及其当代价值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6-153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

出版时间:2016年3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卡尔·马克思“实践空间”逻辑批判;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空间批判理论;戴维·哈维:空间的殖民化与解放之路;爱德华·索亚:三元模式的空间批判;让·鲍德里亚:情景主义向乌托邦者的转变;

作者姓名: 尹保红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为:卡尔·马克思“实践空间”逻辑批判;列斐伏尔的资本主义空间批判理论;戴维·哈维:空间的殖民化与解放之路;爱德华·索亚:三元模式的空间批判;让·鲍德里亚:情景主义向乌托邦者的转变;西方空间理论对中国的价值与启示。分别对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进行意识形态层面的诠释与批判。


作者简介

尹保红 (1975-),男,山西长治人,北京建筑大学教师,政治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中西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

钱  爽 (1990.07-),男,福建厦门人,北京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比较哲学。

王小乔 (1991.04-),女,山西太原人,北京市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


稿件目录

第一章  实践空间:马克思空间批判理论的逻辑起源

第一节“空间”批判思想提出

第二节空间正义初探

第三节马克思空间理论在中国

第二章  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的空间转向与重构

第一节马克思“空间”思想的继承者

第二节空间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空间的述评与前景

第三节中国城乡空间建设与空间政策

第三章  空间殖民与解放:戴维·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

第一节戴维·哈维其人其事

第二节戴维·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思想

第三节戴维·哈维的资本主义城市空间思想

第四章  三元辩证法的空间颠覆:爱德华·索亚社会批判理论

第一节爱德华·索亚其人其事

第二节爱德华·索亚的批判社会理论与后现代地理学

第三节爱德华·索亚的三元辩证法与“第三空间”

第四节爱德华·索亚的城市分析与“后大都市”

第五章  乌托邦者情景空间:让·鲍德里消费社会与符号秩序批判

第一节让·鲍德里亚其人其事

第二节让·鲍德里亚的早期空间批判思想

第三节消费社会: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变相控制

第四节让·鲍德里亚的中期空间批判思想

第六章  从符号空间走向文化批判:西方空间理论对中国的价值与启示

第一节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

第二节三元辩证法对中国空间理论构建的启示

第三节乌托邦空间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

外文文献

中文文献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章实践空间:马克思空间批判理论的逻辑起源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

“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所需要的要素。”

——卡尔·马克思

第一节“空间”批判思想提出

一、马克思开创的“空间”语词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体系的论述中,“空间”这一概念从未被置于核心概念的地位,相关的研究在马克思那里还从未被充分展开,即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空间”学说还没有在马克思那里诞生。然而,马克思本人确实对于社会空间问题给予过特别的关注与研究,并且提出过一些极具穿透力的洞见,这些思想所引发的进一步探究吸引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相关社会问题的日益凸显,以致于“空间”问题的研究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人文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重要生长点,这一点可以体现在后期一系列学者对于“空间”研究的发展延续中。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Rabbin Marc Levy)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改名亨利希·马克思(Heinrich Marx)(1817年2月改信基督教路德教派),生于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列斯堡(Henriette Presborck)结婚,生育多名子女。马克思本人创建的学说涉及范围非常之广,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领域,马克思所提出的理论学说无疑是对他所处的时代及其思想的一种批判与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首先深层次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逻辑,进而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彻底否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无产阶级解放的社会思想。且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与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难以及的,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对马克思的后续研究中出现了门派纷繁、彼此迥异的局面,正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Hal Draper)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的人为严重扭曲”。诸多派别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是马克思的正统继承者。这也证明了马克思学说中所蕴含的内涵之丰富,也正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给后人的理论源泉是源源不断而历久弥新的。这一点在本书中各个章节涉及的思想家对于马克思空间理论的发掘和阐述中可以得到印证。

在为人所熟知的马克思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论述和思想中,似乎存在着一种重“时间”而轻“空间”的倾向,暗示着马克思对于空间的研究并不充分和透彻。但是纵观进几十年来的哲学研究领域,在“空间”问题逐渐成为被持续探讨的热点议题之一时,马克思对于空间问题的论述一直是思想家们深化空间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生长点。马克思地理学和社会关系重组意义上的空间生产思想是一种有益于理解当代社会范式的新的叙事方式,这也是“空间”这个相对比较学院化的理论转向最近十多年在全球马克思主义或激进思潮中成为思想家们的宠儿的主要原因之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也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必要环节。马克思的关注焦点在于资本家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对于工人剩余价值的榨取,其理论集中反映了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主要矛盾,即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矛盾。当然所处时代不同,空间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表现形式就不同。追随马克思的思想家们所经历的时代和思考的重点自然有所不同,然而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归到马克思经典论著中挖掘和汲取营养,且基本都秉持这样一种观点:即空间资本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思想家们对于“空间”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投以经济的视角、哲学的视角,更将其放在资本主义大发展的视野中。不可否认的是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确立之后,这样特殊的生产模式自然会在空间安排上提出一定要求,使其能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资本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确立专属于资本自己的“生产空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改变和形塑了生活的各个层面,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与人类息息相关又常常被忽略的空间组织安排。

当我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空间之时,会发现空间也会对社会发展本身产生一种“反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社会空间”方面表现的十分明显,因为它既不是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的原因,也不是一种与社会经济变化无关的固定背景和固定因素,而是一种可以能动的参与到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对象、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一种核心和基础的要素。也就是说,“空间”不是“死的”而是“活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不是形态单一的而是复杂种类多样的,有学者将其称为一种“历史地理学方面的唯物主义”。[美]爱德华·W苏贾著、王文斌译:《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1页。

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可以发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地点、密度和距离等主要空间因素,在马克思的方法论中,空间原本就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更进一步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人类在一定空间上展开的生产活动反过来又重新塑造了空间结构组成,空间不仅仅是提供生产环境、资本扩张的空间,反过来一切生产活动同样也改造空间和生产空间。所以可以断言的是,对于空间问题能提供较完善的解释力的学说一定是包含一个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能动系统。所有以空间视角作为突破,试图对资本主义发展进行批判的相关研究,都不应当忽视马克思关于空间思想的相关论述。

二、马克思的话语:空间与社会深层形塑

空间,作为万事万物的存在形式,既是人类实践展开的场域,也是人类生命寄予的处所,无疑具有多方面的自然和人文意蕴。在人类实践塑造人类自身和自然环境的活动中,“空间”是自然、物理向人文、社会的过渡与转换。所以一提“空间”这个概念,就同时渗透着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意义,要求我们将空间至于二者的复杂关系中去思考。

马克思在“空间”理论领域所做的贡献大小是一个难以估计的问题,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双重引致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与之相伴随而产生的后现代理论竟相发展之时,始终有一种声音认为人们应当回溯到马克思那里,这种声音并不一定应当被认为是一种略带激进色彩的原教旨主义。对于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来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马克思在空间问题上所洞察到的一系列因素和提出的基本观点在后来都被理论继承者们在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得以挖掘和引申,在后现代代思想领域内得到持续的反思和发扬,他们都曾经回过头去看看马克思说了什么。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会制造一种独特的、服务于其生产的话语体系,那么空间在这个体系中的涵义,绝不仅仅是那种外在的区别于人的简单自然空间,也不是一种简单纯粹的使用价值的生产空间,而是剩余价值生产和流通的领地,是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和分化工人阶级的有力武器,所以它在本性上已经打上了经济和政治的双重烙印。空间问题的研究需要与不同时代的资本批判有机结合起来,方能切实有效的推进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的空间化研究。空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转型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问题也许长久以来都不曾被许多实干家和思想家注意到,在马克思那里情况似乎也是一样,但是马克思对于空间问题的注视绝不是匮乏的。例如《资本论》就蕴涵了马克思在空间问题上的许多思想与看法。

资本的生产必定是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下完成,“时间就是金钱”这句名言也为人们所熟知,那么问题是,作为另外一个因素的空间呢?如果生产与空间有关,那么资本就对于流通空间的形态同样存在一定的诉求,马克思注意到的问题就是空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转型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以及这种资本在确立与自己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过程中所开创的具有经济和社会属性的空间形态,以及如何完成空间资本化的过程和如何完全屈从于剩余价值的生产。马克思的落脚点在于,就像他的思想体系最终落脚在阶级斗争的预言上一样,他认为“空间”是统治工人的一种工具,资本主义试图在最广泛的领域内把一切自然空间转化为资本的社会空间,即“资本主义的自然空间社会化”。与其他描述中的自然空间社会化相比,它并不是那种普通的将自然空间为人类所用,被社会主导,而是在此基础上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空全部形塑成为资本关系的附属地。尽管马克思的《资本论》计划并没有真正完成,但可以确定的是马克思的思考绝不满足于时间,他要求抓住作为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之前提和基础的自由时间,这其中要求抓住的是剩余价值的生产。顺着马克思的思路,可以看出他在很多层面的思考是指向空间的。

马克思认为,人类在对空间的物理性质方面的改造或再生产过程中,使空间在生产中烙上了人类学、社会化的印记,使空间的生产成为了空间的社会化形塑要素。在谈到工业革命改变人类劳动的空间形式时,他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际上是在同一个资本同时雇用较多的工人,因而劳动过程扩大了自己的规模并提供了较大量的产品的时候才开始的。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8页大机器生产之所以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就在于它从生产力方面实现了自然力代替人力、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科学技术代替生产经验的变更,并且在劳动方式上以工厂制取代手工作坊。生产力的这些变革,在空间上必然逐步确立起生产资料集中、工人集中、资本集中,最后是生产管理权集中的局面。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分及其结合方式的改变,既是大机器生产对空间的物理性形塑,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空间的社会性重构。这就为我们理解空间社会化现象给出了一个重要的致思路向: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秩序形成于空间的社会性生产,各种空间既为社会所形塑又形塑着社会。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所开创的空间分析不是一个封闭和停滞系统。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以较为简化的形式描述了现代社会的主体结构,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则试图从资本生产的诸多细节再现其过程和环节。必须承认的是,马克思只完成了他计划的较为基础部分,也就是资本一般的分析,而其中空间的导向作用只是初见倪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生产组织形式、社会结构和国家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等各个层次的变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其与非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层次的相互作用,甚至今天全球各地建构自身资本历史的努力,这些变迁的性质与后果,都应构成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主题中的应有之义,有待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来完成。空间视角的扩展正是围绕这一中心任务从后马克思时代到今天逐步发展起来的。

三、马克思空间逻辑的反思

空间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要素之一,必然遭遇各类主体出于各异诉求的社会纷争。其被分割的实际状况,一定与社会财富、政治权力的阶级占有状况相一致,因而空间也是体现社会深层次利益纷争的明镜,折射出来的是资本主义的空间逻辑、资本主义的生理机制,而资本主义生产又是一个不断地超越空间限制和空间组合而实现其自身不断更新和生产的过程,所以从总体上来讲,“空间”是马克思剖析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维度。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产生、劳动分工和资本全球扩张的分析或许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跟空间最为直接相关的部分了。在资本逻辑推动下,资本运行逐渐从城市内部作用发展到城市之间,以至于最终扩展到全球范围内。从内部来说,大城市的兴起和迅猛的工业化使得城市在很多方面彻底统治了乡村。“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页。马克思指出,城市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当每一民族的资产阶级还保持着它的特殊的民族利益的时候,大工业却创造了这样一个阶级,这个阶级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具有同样的利益,在它那里民族独特性已经消灭,这是一个真正同整个旧世界脱离并与之对立的阶级。大工业不仅使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而且使劳动本身都成为工人所不堪忍受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8页。而城市不仅是工人阶级工作和生活的聚集地,也是阶级斗争的主要场所,城市中充斥着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运动和社会主义。社会机体的病患在农村中是慢性的,而在大城市中就变成急性的了,从而使人们发现了这种病的真实本质和治疗方法。如果没有大城市,没有它们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工人绝不会像现在进步得这样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08页。

马克思敏锐地从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分析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在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否定的基础上,无产阶级最终将会通过革命实现解放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变化的关键因素,从而构建了社会的物质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法律和政治制度的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基本理论框架。

马克思在开源方面做出的贡献毋庸赘述,但是事实上,马克思对空间问题的探讨或多或少受到时代因素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姑且从时代因素来说,从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历史决定论”占据着社会理论思维的主导地位,不可避免的淡化了理论界对与之相对应的空间性的关注。正如福柯所言,空间在以往被当作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确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的、辩证的。

哈维对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表现出来的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予以了高度的评价,“充满其间的政治激情是一种难以置信的灵感,它仍然被当作是一个特别的文献,富有见解、意味深长并充满各种政治可能。戴维·哈维:《马克思的空间转移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郇建立编译,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第132页。”同时,他也指出了马克思在空间问题认识上存在的不足:“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非均衡地理发展和空间转移问题的思路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一方面,城市化、地理转型和全球化等问题在他们的观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地理重组的潜在后果倾向于迷失在最终使时间和历史凌驾在空间和地理之上的修辞模式之中。”《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第24页。

从理论结构体系方面来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二卷的基本框架之中基本没有涉及空间的理论体系。虽然他在第三卷中计划探讨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但由于其在当时未曾问世,使得后人难以见到他对空间问题的直接论述和阐发,只是在迟迟出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才暗示了一些空间分析的内容。即便如此,马克思还是敏锐地注意到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地理活动密切相关。他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发展,将导致时间对空间的消解,空间形态由此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会出现重大转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关于城乡对立问题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了对空间与社会交互作用的问题。而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涉及到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的地理扩张,与之前的著作相比透露出了令人更为明晰的空间问题取向意识。尽管仍然缺乏对空间问题的直接阐释和建构,马克思对于城市空间批判理论的功绩仍然是巨大的。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