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点赞
教育部思政司委托中联华文出版项目,档案编号:zlhwdy-160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出版时间:2015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全面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的思考和成果,既是他们基于工作实际的思想成果结晶,又是对他们在辛勤付出、精心育人中所付出汗水的书面见证,体现了十多年来学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

作者姓名: 刘丽红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的思考和成果,既是他们基于工作实际的思想成果结晶,又是对他们在辛勤付出、精心育人中所付出汗水的书面见证,体现了十多年来学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这些成果涵盖了理论探索、课堂教学、实践育人、校园文化、网络教育、心理健康、党团建设、管理服务创新等各个方面,集中呈现了学院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收获,为今后学院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作者简介

刘丽红,副院长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北京市教工委思想政治研究课题《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研究》、全总委托课题《国外工会组织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的作用研究》、学院课题《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等课题。先后出版了《大学生思想品德与修养》等10余部著作,在中宣部主办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中国工人》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三部。自2010年以来,一直参与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所高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开展的“成长向导项目”并担任督导,对大学生就业、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也有较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和实践经历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 


稿件目录

第一篇 理论探索篇

 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教科书的“意义世界”与当代大学生“生活世界”的融合——走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困境的一种路径

 大学生主体性教育意识的增强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论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

 论恩格斯的健康人格思想

 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引导大学生

 论党的先进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篇 课程建设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交互主体论与高校思修课改革刍议

 回归教育回归生活——兼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生态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活动结合的几点思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改思路新探——基于一次问卷调查的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加大案例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

 在表达艺术治疗中进行的自我成长—— 一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的反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

 “两课”教学形态的转型:从单向“灌输”走向平等“对话”

第三篇 德育教育篇

 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

 把握网络时代特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简论劳模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社团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研究

 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思考

 试论德育教育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新兴媒体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浅析我院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与对策

第四篇 校园文化建设篇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贫困大学生入学适应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浅析

 大学生艺术团功能探析

 浅议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

第五篇 管理服务篇

 关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的思考

 多校区大学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体系的构建——基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探索

 关于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师生机制的思考

 构建大学生职业认知能力培养路径的教育体系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改革与实践——不断完善高校职业指导体系

 浅谈高校贫困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

 高校新校区新生管理工作浅析

 实习大学生的劳动权益法律保障浅析

附录

 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分工意见

 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

 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学习贯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加强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

后记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篇 理论探索篇

本篇以新时期党和国家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针为指导,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一线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实践经验,因应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要求,从总体状况、意义世界与生活世界、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大学生主体性教育意识、健康人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传承文化、服务社会,其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内容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一)思想意识多样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日益复杂化和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加之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形式、经济利益关系、就业和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意识呈现多样化,其主体意识、自我实现意识、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社会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相对弱化。

(二)政治关注度弱化。在社会竞争加剧,经济杠杆的作用逐渐被强化、衡量成功的标准逐渐被量化的今天,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社会现实的部分脱节,全球化条件下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渗透和扩张,对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明显的冲击,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也随着经济意识、个人意识的增强而相对弱化,政治热情随着精英意识的转移、弱化而降低,并不断地被个人发展意识所取代,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的方式也逐渐趋于理性化和功利化。

(三)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他们是受多元化道德观念冲击最大的群体。受改革开放后社会环境和西方道德观念的影响,他们不再盲从传统的价值观,而积极地吸纳社会转变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他们在追求民主、自由、竞争、效率等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往往从利益主体的视角审视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的关系,淡化责任、纪律、集体、奉献等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有时也会出现思想认识理性化和行为感性化的现象,造成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存在一定的反差。

(四)网络文化深深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网络活动的自觉性、平等性、主导性适应了青年的内在发展要求;网络的自由性符合青年追求个性的心理,网络活动的交互性、多维性为青年搭建了开放的平台、拓宽了视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实现了对青年学生现实生活的替代和迁移,网络文化也缩短了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由于现实世界中精神整合和指导力量的弱化和缺乏,网络虚拟世界以其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不断占据青年精神生活的领域,也造成了部分青年学生对网络文化的依赖性,并部分地加重了青年学生对生活的虚无感。

(五)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知识迅速更新、社会的变革转型、社会矛盾问题的集中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等等,都给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强烈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多重期望,承担着多重责任,同时也承担着学业、就业、感情、人际关系等各种压力。一方面,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崇尚竞争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自幼成长在家长和老师营造的温室里的大学生,在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又表现出了一定的依赖性,对心理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

纵观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强、个性鲜明、理智务实、视野开阔,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但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的新特点,不难发现其中一部分青年学生在一些方面存在两重性,需要有针对性的、正确的引导。他们思想活跃,但往往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要求独立思考,不愿盲从,但往往方法简单;他们主体意识强,个性鲜明,但由于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接受新思想快,但由于身心不够成熟,有时会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反差。

二、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状况的这些新变化、新特点,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要解决好政治理论课教学追求的“意义世界”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融通问题,即“授与受”的问题。政治理论课应改革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通过交互讨论式、案例印证式等教学方式和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索,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能够平等地处于双向沟通和交流状态,使政治理论课由一个抽象的理论教化和思想灌输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的人生实践和生命体悟的过程,激发学生追求道德真理的热情,增强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2.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教育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培养人文科学精神,这是一种综合教育,包括道德行为、人文素养、科学思想、思维方式、心理和精神气质等;二是拓展知识和能力,主要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大学教育的目标是这两层意义的综合,即人文科学精神和专业能力培养的统一。在当前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少不了人文和科学素养的滋养,人文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已成为国家创新型人才发展战略的最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和加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更加需要即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又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的人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是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而并非是一种教育模式和分类,大学教育应该而且必须改变长期以来以专业为中心,以行业为目标的片面教育理念,明确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并将人文科学精神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的全过程,特别应注意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为其专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保证。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社会适应能力、恋爱和情感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自我封闭、空虚、抑郁、轻生、人格缺陷等均占有一定的比例。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其成才和发展,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知识、培养健康心理、增强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坚强意志、优化心理品质、提高自尊与自信、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等,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挥其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中的积极作用。

4.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加强诚信制度建设

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大学生的道德底线和成人成才的基础。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纵观当代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比如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抄袭论文、恶意拖欠学费、不按期归还助学贷款、制作泡沫简历等,应该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在诚信问题上,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一方面要重视抓教育、宣传、引导工作,强化诚信价值教育、法制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创设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抓制度建设,通过进一步健全大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大学生诚信约束机制、建立学生信用记录等,使诚信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5.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作用,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信息网络技术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为弘扬校园主流文化提供了新的阵地,为推动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等都将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影响,网络的开放性、快捷性、自由性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等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媒介和载体,发挥网络的优势,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转变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既是学校的教育主体,也是学校的服务主体。高校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从主体性教育理念出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和主体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主能力、选择能力和创新能力。诚如法国社会学家孔巴兹所言:“未来的学校应该教育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的主人,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把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陈廷榔主编:《现代教师与高中生必备素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角度出发,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立足于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和实践接受先进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使思想政治工作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

2.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机制,推动全员全方位育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工作,也不仅仅是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需要学校内部各方面的联动配合,需要全体教职员工共同承担起全员育人的责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是育人的核心,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导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言行举止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品格和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学风。管理育人是育人的根本,学校需要建章立制,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但学校管理工作一定要避免走入管理即管束的误区。按照“人本原理”的管理思想,使学生人性和心智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学校管理的根本。因此,学校各项管理的制度设计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民主性特点,真正体现“大学”精神,学校的各级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必须首先遵从规范、讲究规则,才能使学生在规范的管理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术规范。服务育人不是狭义的对学生的生活服务,而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现。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氛围,是学校所有管理和服务部门共同的责任,要在管理中体现公平、体现服务,在服务中体现人性化、体现关怀。学校服务育人的宗旨是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图书馆文化、网络文化、公寓文化、食堂文化和校区景观文化,引导学生遵从规则、遵守公德、文明生活、健康成才。

3.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学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结合科研课题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务实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服务社会,并促使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建设、公益活动、自愿服务、爱心社团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奉献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勤工助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和劳动观念。学校还应重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建立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时代密切相关且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风和学风,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一是要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二是要创建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方面弘扬时代精神,发挥思想引导功能,另一方面体现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精神;三是要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内出版社、校园网络的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四是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鼓励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科技创新型社团,倡导社会公益性社团,正确引导文体、艺术和兴趣爱好型社团,使学生社团在活跃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在教育上,就是“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校教育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实现受教育者的人格完整,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1.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院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是高校党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中,应特别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需要面对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责任重,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学校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制定队伍规划、改善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并解决好这支队伍的教师身份、职称评定、进修培训、职级待遇、岗位补贴以及办公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解决好这支队伍的出路和发展问题,建立评优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这支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规范管理,通过制度进一步理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章可循,各项工作任务能够落到实处。在制度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岗位职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学生考试考核管理办法、学生奖助学金评选管理办法、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通过科学规范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促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